info
印刷廠 2023-05-15 11:40 121 0
《夠用就好》是廈門的一本獨立雜志,
從1* 年至今,它一共發行了六期。
里面談美食、植物、攝影、畫畫、空間設計……
專注采訪那些不安現狀、對生活有追求的人,
探討一種「夠用就好」的生活方式。
它的背后僅有一個人,
承擔了攝影、記者、排版、設計等全部的工作。
他是可末先生,
如同一個「多棲勞動者」,
熱愛設計、熱愛彈唱、熱愛攝影,
熱愛凌晨、熱愛無印良品、熱愛北海道的海……
他將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情,
以一本雜志的形式承載了下來。
“我不想成為除了工作之外
什么都沒有的家伙”
有一天,老師問小姑娘:“你爸爸是做什么的?”小姑娘萌噠噠地回答道:“我爸是打包書的。”小姑娘是可末先生的女兒,真是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印刷出版可不就是打包書的。
只不過這不是可末先生工作的全部,“打包書”只是其中的一環,策劃、采訪、攝影、編輯、排版、設計……這些都是可末先生的工作,他一個人完成了創辦一本雜志的所有事情。用時下的網紅句子來形容大概就是“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一個人創辦一本雜志,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初見端倪。孩提時代,雜志也好,書也罷,這些紙質媒體都是可末先生極喜歡的。那時他最開心的事莫過于開學發新書的時刻,書散發出淡淡的油墨香讓他歡喜。在他讀書的那個年代,還未有電腦、互聯網這些新事物,所能接觸到的信息渠道只有書籍、電視、收音機。
“我閑來沒事的時候,就會去書店,吸收外界的信息與思想。常常在那一呆就是一整天,因為在那里我會感覺特別充實,有成就感。”正是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可末先生對紙質的書籍有一種特別的情懷。”
再后面上大學時他選擇了設計專業,又同時愛上文字和攝影。他如同一名城市標準的“多棲勞動者”,熱愛一切,設計、彈唱、旅行、書寫、無印良品、北海道的海……而這與父母放養式的教育有一定的關系,他們會讓可末先生去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不會去干涉。
“這個造就了我后來對很多新鮮事物的各種嘗試,比如文學、攝影、繪畫、設計、音樂。關于藝術有趣的東西,我都會去嘗試。以致后來我會把自己所學的掌握的東西在一本雜志里去體現出來。”這些喜好的集合大概沒有什么比用一本雜志來承載更為合適的了,用它來傳遞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所有想象。
那時在創辦雜志之前,可末先生與朋友一起開了一家公司,只是對他而言,沒有任何的成就感。這些年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他開始厭倦朝九晚五的生活,一星期總有那么五天不想上班。“我不想成為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沒有的家伙,如果工作不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那是一件寂寞而沒有意義的事。”可末先生說道。于是他轉身選擇了離開。
之后他著手準備和朋友一起做一本雜志書,卻發現溝通耗費大量的時間,效率太低,“我總喜歡簡單一些。喜歡一個人靜靜看書,喜歡一個人靜靜思考,這大概是因為怕自己的生活理念和設計與別人不和吧。省去了相互磨合的時間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201* 年,可末先生創辦了一個人的雜志《夠用就好》。
“就像在和自己聊天那樣真誠”
《夠用就好》是生活風格類的雜志,尺寸比A* 紙小,可末先生認為那更便于攜帶。每期均有* * 頁,字體上采用繁體字的形式,版面設計上有較多的留白。而插圖的風格或者色調都偏向于日式風,這與可末先生喜歡日本設計不無關系。
“因為它一直在做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提案,這一點我深受影響。”日本的人均占地面積小,在他們的建筑和室內設計上,更傾向于“簡化、實用、收納”等元素。對如今愈來愈高房價的中國人而言,這些元素同樣受用,在《夠用就好》可窺見一二。
《夠用就好》里面談美食、植物、攝影、畫畫、空間設計……一切跟生活美學有關的小事。內容主要以采訪稿的形式出現,可末先生專注采訪那些不安于現狀、對生活品質有要求、做自己所喜歡的事的人物作為故事的本身。這些人身上的特質,從某些方面來講,亦是可末先生自己。
比如在第五期里面,可末先生介紹了一對游歷天下、吃遍美食的閨蜜;將卷煙廠改造成設計生活體驗館的張瑋;通過健身脫胎換骨的荔枝姐;民宿屆網紅LIHO和ONEDAY創始人的故事……從這些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代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而這大概就是雜志最大的意義。
如若要說采訪過的那么多人里,誰讓可末先生印象最為深刻,那一定是喬小刀。在可末先生的眼里,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華麗的勵志史詩。
一個農民從他開始北漂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開始朝各種可能性發展,做過電焊工、畫家、手工絲網印、設計、民謠歌手。在浮躁的繁華的京都過膩了,又跑到麗江開起餐廳,做起手藝人來。“聽他說最近第三張民謠專輯《歸隱》即將發行。”可末先生道。
一個人負責著所有的工作,從一開始的選題策劃到最后的排版設計,并非易事。主題策劃的時候,需要不停的和自己內心對話;寫文章也會遇到提筆空無言的情況;文字和設計需要一遍遍去修改;為了印刷效果,自己要親自去印刷廠盯著等等很多瑣碎的事。
即使這樣,可末先生依舊喜歡一個人的模式,這本帶著他個人強烈色彩的雜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像在和自己聊天那樣真誠。”
“表達對世界的熱情和好奇心有各種辦法
雜志是其中一種”
在當前小眾的獨立雜志里,生活類的雜志常常可以看到記錄成都日常生活的《可以Koyi》,實用型生活小雜志《SALT》,帶我們認識那些存在于我們日常周邊卻不熟知的事物,以及《夠用就好》等雜志的身影。
《夠用就好》將關注的視角,放在對那些對生活有所追求,喜歡折騰,有趣的人上面。再通過這些人,傳達自己的命題,歸根究底,就是對“夠用就好”的生活方式探討。
可末先生認為生活只承載你所需的物品,你可能只需一個樸素舒適的家和一份單純的喜悅,一兩個值得深交的朋友,一把吉他,一些剛好夠用的衣服和食物,再堅持一份屬于自己的理想,夠用就好。
而他本身亦是將這個理念貫穿到自己的整個生活,我們在《夠用就好》看到的文字,所呈現的模樣就是可末先生的生活,從某些方面來講,就像是他的自畫像。在他的眼里,現如今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這大概也是當初放棄高薪工作,轉身做一個人的雜志的最大饋贈吧。
當然,這種化繁為簡的生活理念并非一開始就有,而是經過漫長的體悟。在叛逆階段的時候,長頭發、燙頭發、穿著一身黑、染指甲、不修邊幅是那時可末先生的模樣,他一度認為那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
再后來工作的時候,他會把家裝飾得滿滿當當,認為這才是家的模樣。辭掉工作,開始整理衣物時他發現,那些厚厚的衣物,收起來其實再也不會穿了。那滿滿的書籍,其實很少拿來翻閱,不過是為了給別人看,把自己包裝成文藝青年,未能抵抗住人性中的虛偽。那時他明白,生活,真的夠用就好。
從201* 年至今,《夠用就好》一共出版了六期,對可末先生而言,自己、女兒、《夠用就好》是相互著陪伴成長的,“孩子的天真讓我在這個功利的社會里沒那么的功利性。作為雜志的創始人,雜志讓我去探索什么樣的生活才適合自己。”
可末先生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情,以雜志的形式呈現了出來。未來的一兩年,他會考慮開實體店,讓雜志有更好的前景。
正如臺灣雜志《小日子》的社長劉冠吟說過,“媒體開店,大家的共同目的就是把紙本雜志沒有辦法帶給讀者的體驗開進實體里面,讓體驗這件事轉化為實體的消費行為。紙本雜志就僅限于閱讀,而開了店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可能。”
上海垚澎文化發展吉印通 上海垚澎文化發展吉印通是多元化經營公司,業務涉及禮品、文化傳媒、共享經濟。 目前禮品業務在上海、杭州、寧波、福州、麗水、廣州、臨沂、嘉興、哈爾濱均設有分部,是集文化禮品開發、設計、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高端商業禮...
2023-02-27 157 0
絲網印刷機的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都有,要按照詳細要求而定購置絲網印刷機保舉選擇全通網印該公司自有機加鉚焊電氣拆配品量車間,高精度的數控中心和加工機床,先輩的設備和檢測儀器,量量全程把控,品量更可靠。絲網印刷機次要特點絲網印刷機屬于孔版印...
2022-11-30 260 0
2017第**屆青藏?西寧國際廣告標識/LED光電照明/城市景觀亮化/印刷包裝/辦公設備/首屆*D打印技術展覽會時間:2017年*月21-2*日地點:西寧城南國際會展中心組織及支持機構: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青海省商業吉印通會/...
2022-08-14 155 0
1、中國印刷技術協會標簽與特種印刷分會共有**名技術人員申報成功,榮獲專業資格技術證書,其中中級職稱*人,初級職稱*2人2022。2、剛剛,中國人事考試網連發兩則重要通知1恢復紙質證書的發放和補辦工作一建證書流程進展已經到“印刷”這...
2022-05-12 652 0
(藍色皮紋紙色號1505)是桔黃色皮紋紙封面。目前市面上的皮紋紙(dermatoglyphpaper)有純木漿的和雜漿的,純木漿造出來的顏色比較正,紙質比較挺括,而且比較細膩,紋理清晰;雜漿造出來的紙顏色暗淡,色彩不...
2021-05-13 1538 0
在coreldraw中讓長方形直角變圓角的方法如下:1、啟動coreldraw軟件cdr圓角矩形,新建一個文件,在里面先畫一矩形,用形狀工具改成圓角(拉動一邊四角會跟著變圓);2、按”+“號復制一個;3、旋轉90度;4、框選兩...
2021-04-25 1549 0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