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家苦等復工通知的農民工,從事哪種行業的要趁早改行?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在這場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農民積極主動加強防控,嚴防疫情向村莊蔓延和輸入,迅速形成了多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防疫體系,也激發和調動了廣大農村基層組織的力量,采取多種渠道,多種方法,多種措施,加強疫情防控。現在,除湖北疫區外,其他各地農村的疫情防控已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那么,在家等待復工通知的農民工,究竟要不要改行呢?又應該怎樣改行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年輕農民工,可由體力勞動向技能型工種轉換;年齡大的農民工,可在家考慮養殖業、經濟種植業等門類。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年輕農民工向技能型轉換。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良好的職業技能,扎實的技術功底,幫助自己拓展務工道路,這樣也就越走越寬。之前因為年輕,沒有經歷世事歷煉,當進入社會幾年,相信每一個年輕農民工就有了深刻體會。所以,沒有技能,依靠體力勞動,做基層工作,或從事建筑小工,或清潔工,或服務員,或保安員等,從事這些工作的年輕農民,可考慮去學習職業技能,或跟從某行業具備扎實經驗的師傅當學徒,學習一項或幾項實用的職業技能,將來才會有良好的發展前途。
第二,年齡大的農民工考慮在家鄉發展。
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事情自然了解。年齡大的農民工,沒有技能,外出務工只能干體力活,收入微薄,非常辛苦;更重要的是,隨著年齡增大,進城務工不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收入也很低。與其這樣,還不如思考在老家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種植業、蔬菜業,或發展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這樣逐漸入行,增加從事行業的經驗,就可以持久做下去,這樣既照顧到家里老人,也發展了家庭經濟,這樣的收入絕不比進城務工少。
總之,此次疫情防控中,各地農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堅定決心和勇于沖鋒第一線的行動,有力的阻擊了疫情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和蔓延,他們上門排查,在村口值班,對村民每日監測,逐一摸排,做到了不落一戶一人,全力切斷了疫情的傳染源,村民們展示出了頑強的作風和勇于擔當的作為。在當前疫情逐漸趨于穩定后,可利于疫情防控的空閑之余,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考慮轉行;對自己的務工前景,做出合理的選擇,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