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量產!實探TCL華星印刷OLED工廠,中尺寸IT面板火熱角逐
021yin.com)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OLED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已經在業界達成共識,但TCL華星希望在目前被更多采用的蒸鍍技術(FMM-OLED)之外,探索出另一條新路。
10月15日,《華夏時報》記者走進TCL華星位于武漢的印刷OLED 5.5代產線(下稱“G5.5代線”),TCL華星印刷OLED中心中心長曹蔚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第一個產品現階段正在產線里面做試產,如果一切順利,可能今年年底之前第一個產品就會實現量產。”
隨著TCL華星G5.5代線量產,原本便熱火朝天的中尺寸IT面板市場競爭將越發激烈。“把技術盡快放到一起去變成真正的產品,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曹蔚然當天還這樣說道。
擴大OLED 版圖
走進位于TCL華星位于武漢的印刷OLED產線,需要經歷繁復的準備工序。在將渾身上下包裹得只露出兩只眼睛后,又經歷了數道潔凈程序,記者才得以踏入G5.5代線所在的超潔凈工廠。
記者觀察到,這個占地11000平方的廠房中所有的工序都采取自動化操作,幾乎看不到員工,而自開始環節投放的基板,要經過數道噴墨打印工序,將發光材料印刷成膜并疊加起來,走完所有流程大約要幾個小時。
據記者了解,TCL在印刷OLED領域已深耕十多年,其于2013年Q2就對外提出印刷顯示概念,2020年6月TCL與日本面板廠商JOLED展開合作,其后還從JOLED處引進了G5.5代線。去年12月,G5.5代線首臺設備搬入武漢。
對于G5.5代線的量產時間,曹蔚然告訴記者,一方面是TCL華星希望將印刷OLED技術做得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跟印刷OLED的開發過程相關,“剛開始印刷OLED的分辨率沒有做到那么高,所以那時的目標是電視領域,但現在來看電視領域Mini LED是一個好方向,所以我們就把印刷OLED的方向轉向了顯示器和筆記本,這其中有很多技術問題要去解決。”
位于中尺寸IT市場的醫療屏是TCL華星G5.5代線的首款產品。今年6月,其21.6英寸的4K醫療屏點亮。對于首先落地醫療產品的原因,曹蔚然表示除了它的規格比較高外,還源于需求量沒有那么大,“剛處于試產階段,跑不了這么大量,而消費類的屏幕數量要求是比較大的。”
據記者了解,目前面板廠商在OLED領域更多采用蒸鍍工藝,即在真空、高溫的密閉空間中,將發光材料透過高精金屬掩模板(FMM)蒸發到基板上,但可以定點噴印發光材料的印刷OLED對發光材料的利用率更高,對環境的要求也更低。
曹蔚然表示,目前蒸鍍技術為了解決陰影問題,把真正能發光的面積做得非常小,平均發光區域只有20%—30%,但印刷OLED因為不需要金屬掩模板,平均發光面積能做到50%—60%。此外,蒸鍍的方式會讓大部分材料附著在真空的腔體里和金屬掩模板上,大概只有30%左右的材料會落到面板上,但印刷OLED是希望哪里有材料就打印在哪里,材料利用率可以到90%以上。
需要提及的是,TCL華星在蒸鍍OLED領域也早有布局,目前其位于武漢的t4和t5兩條OLED6代線都采用蒸鍍技術。曹蔚然表示,TCL華星會把這兩個OLED技術拼在一起,為客戶提供所有尺寸產品的解決方案,如果需要手機、手表這些產品,就用FMM-OLED技術,如果需要電視、顯示器,就用印刷OLED技術,“我們內部先要把這個OLED版圖擴得更大一些。”
中尺寸市場激烈角逐
TCL華星的G5.5代線所瞄準的中尺寸IT市場潛力巨大。不只是醫療,車載、平板、電腦、顯示器等越來越多的高端中尺寸屏幕都在加速自己的OLED進程。
Omdia的數據顯示,目前OLED面板在手機領域持續占據主要地位,在電視領域因為成本相對較高滲透率不高,但在IT領域,平板、筆記本以及顯示器會成為OLED 面板的下一個應用趨勢。它還預計,到2030年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的OLED出貨占比,都將從2022年的個位數提升至50%以上,顯示器也將從2022年的1%提升至11%。
這個高增長市場已經吸引了多家面板廠商的注意力。不過它們集體選擇了更高世代的OLED生產線。除了三星在去年4月宣布將投資4.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將原來的液晶產線改造成IT用的8.6代OLED面板生產線外,吉印通方和維信諾兩家本土面板廠商的OLED8.6代線也已經開工建設。
DISCIEN(迪顯咨詢)總經理崔吉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6代線OLED基本滿足手機需求之后,隨著需求端應用拓展的趨勢疊加供給端提高生產效率的動力,OLED也會和過去的液晶一樣逐步走向高世代線,但同時,由于OLED高世代線涉及天量資金、技術路線、產品成熟度等多個影響因素,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評估,就是所謂的“時機”。
TCL華星目前尚未對外公布自己的印刷OLED高世代線投建計劃。不過曹蔚然認為,印刷OLED往高世代走,面臨的挑戰會比其他幾種OLED技術相對更小,因為印刷制程除了對真空沒需求外,它本身是不斷靠增加打印頭來增加一次成膜面積的寬度,“所以我們是小打印機和大打印機的區別,就是打印頭數量的多少。”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尺寸IT呈現多種技術齊頭并進的局面,除了FMM-OLED技術吉印通刷 OLED技術外,維信諾還提出其在合肥投資的8.6代OLED產線將首次搭載無FMM技術。
面對G5.5代線轉向中尺寸市場所面臨的挑戰,曹蔚然表示,因為是移動式產品,所以一方面的挑戰來自電池壽命,即需要把印刷OLED技術的能耗降下來,要對材料做不斷地升級,另一方面,還需要滿足品牌廠商對于產品的邊框和輕薄等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
他同時表示,“我們沒有想過要替代哪一個技術,顯示技術未來一定是百花齊放的,不同的技術去滿足不同的需求。我覺得我們接下來可能努力要去做的是顯示器和筆記本這個市場,當然美好的愿望是我們能夠占到其中的一部分。”